声色犬马

核武器基本概念及分类 - Part. 2

【2 核武器分类】


【2.1 类别的划分以及“代”的划分】

〖2.1.1 类别划分——“纯裂变武器”及“裂变/聚变混合武器”〗

严格意义上,目前技术条件下仅有两类核武器,“纯裂变武器”和“非纯裂变武器”。由于“非纯裂变武器”与“裂变/聚变混合武器”等价,因此核武器分类也可以表达为“纯裂变武器Pure Fission Weapons”以及“裂变/聚变混合武器CombinedFission/Fusion Weapons”。

通俗点讲,核武器分为“原子弹”和“非原子弹”。如果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去解释,那么原子弹属于纯裂变武器类别,而氢弹、中子弹则属于裂变/聚变混合武器类别。也就是说,未涉及核聚变的原子弹属于第一大类——“纯裂变武器”。而由于除了早期原子弹之外的其他核武器设计都涉及了核聚变,因此除原子弹外的其他核武器均属于第二大类——“裂变/聚变混合武器”。

而国内网络流传的脏弹则不属于核武器行列,是的没错,脏弹不是核弹。脏弹的准确分类是放射性武器而不是核武器。重要的事情多说一遍,脏弹不是核弹。

〖以公式表达核武器分类-1〗

下面用几个公式来帮助大家直观得理解核武器的这两大类别。

  • 公式1:脏弹∉核武器

  • 公式2:纯裂变武器=原子弹

  • 公式3-1:非纯裂变武器=裂变/聚变混合武器=氢弹+中子弹+其他非纯裂变武器

〖以公式表达核武器分类-2〗

此外,中子弹、三相弹都是二相弹(即通常意义上的氢弹)的变种。所以公式3可以改写为

  • 公式3-2:非纯裂变武器=裂变/聚变混合武器=二相弹+二相弹衍生设计(三相弹+中子弹)+其他非纯裂变武器

说明:关于脏弹、二相弹、三相弹的解释会在本章节后文中详细展开


〖2.1.2 代数划分——“第一代”、“第二代”及“伪第三代”〗

〖2.1.2.1 “第一代”和“第二代”核武器〗

严格意义上,目前技术条件下仅有两代核武器。代数划分基本与类别划分对应,“第一代核武器”对应“纯裂变武器”,而“第二代核武器”对应“裂变/聚变混合武器”。第一代核武器即尚未应用核聚变的纯粹裂变武器,而第二代核武器则为应用了核聚变的裂变/聚变混合武器。第一代核武器的代表是“小男孩”、“胖子”原子弹。第二代核武器的代表是W78核弹头

当今世界有核国家的核武库都被第二代核武器所占据,其主体为初级非球状且应用了氘-氚助爆剂而次级应用了U235反射层的二相弹,但诸如朝鲜、以色列等拥核国家则大多仍还停留在第一代核武器的阶段。

〖2.1.2.2 “伪第三代”核武器〗

所谓的第三代核武器在严格意义上仅仅是第二代核武器中二相弹设计的变种,是为了战术目的而设计的具有“特殊效用”的核武器。由于第三代核武器在核武器设计上并未应用任何革命性的新技术,因此它们实为“伪第三代”。另外,第三代核武器的出现背景是与美军方不断增大的战术核武器需求相对应的,是与军方不断谋求在战略核打击外在战区层面使用核武器相对应的。因此,在“战术目的”和“理论限制”的双重作用下,“伪第三代核武器”往往是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比如中子弹)简单说,只要是具有特殊用途且强化了核弹某一方面特性的核武器都可以算作是第三代核武器。

伪第三代核武器主要有五个发展方向:

  1. ERW — Enhanced Radiation Weapon 增强辐射武器,比如中子弹NeutronBomb

  2. RRR — Reduced ResidualRadiation 降低参与辐射武器,比如冲击波弹Enhanced Blast Bomb

  3. EPW — Earth Penetrating Warhead 钻地弹头,比如B61-12核炸弹

  4. EMP —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Pulse 增强电磁脉冲武器,无

  5. DEW — Directed Energy Weapon 定向能武器,无

第三代核武器的发展方向虽然有很多,但真正投入资源并且获得成果的方向却并不多。严格来说,只有ERW增强辐射武器和EPW钻地弹头这两个方向取得了成功。

〖2.1.2.2.1 增强辐射武器ERW〗

增强辐射武器的代表就是中子弹。在美帝核武库中,最著名的中子弹就是W70-3核导弹弹头和W79-0核炮弹弹头

〖W70-3〗

W70-3是为MGM-52“长矛”战术弹道导弹研发的中子弹弹头,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投入现役并列装的中子弹,当量1000吨。W70-3的量产时间为1981年8月到1983年2月,于1992年全部退役,制造总数为380枚。

〖W79-0〗

W79-0则是M753 203mm核炮弹设计的中子弹弹,可由M110自行榴弹炮发射,有三种可选当量,500吨、1100吨或2500吨。W79-0的量产开始于1981年7月,其退役则开始于80年代中期,并于1992年全部退役,制造总数为325枚。

参考文献: Taylor, T B 1987, “Third-generation nuclear weapon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56, No. 4, pp. 30-39.

〖2.1.2.2.2 钻地弹头EPW〗

钻地弹头中最为著名的是B61-12。B61-12(或者说B-61 Mod 12),是B61核炸弹的第12种改进型。在2013年10月29日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B61的更新计划被首次提出,计划生产一种当量在300吨到5万吨之间的钻地核炸弹。后来,B61-12的研发重任落到了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肩上(万恶的桑迪亚)。

下图为2014年风洞测试中的B61-12,图中为全尺寸风洞模型,非实弹

下图为2015年飞行测试前的B61-12,,因《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限制,2015年试验过程中未装弹头。

下面三张图为2015年10月20日第三次飞行测试时的照片

下面三张图完美得展现了钻地炸弹的“钻地”情境

〖B61-12 2015年测试 视频补充〗-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5MzY3MTAwMA==.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5MzY3MTQ1Mg==.html